艺术学院举办智能设计与传播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3-06-20

6月15日下午, 以“数智时代,科艺共生”为主题的智能设计与传播学术论坛在晨园顺利举行,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主办、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设计与传播专委会指导。浙江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主任孙守迁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设计与传播专委会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林家骏,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赵菡以及来自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企业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汪军主持会议。

image.png

孙守迁教授以“数字创意: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动能和新机遇”为题作主旨报告。孙守迁教授从新动能、新场景、新业态三个方面,阐明了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将催生出设计学科的变革,提出现代设计需适应设计创新新场景、元宇宙新场景、虚拟营销场景等方面的新发展需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场景和新设计,他指出这个时代的设计不仅仅是科学艺术结合,更是多维度的结合,创新设计未来将会应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智能设计、数字平台、人机融合、绿色设计等场景,并将通过AIGC融合服务、中国创新设计数智平台建设,形成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与产业模式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对此,孙守迁教授表示,设计教育任重道远,做设计的人即使不精通科技,也要多了解各领域的技术,这对推动创新设计来说很重要。

image.png

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巍以“面向智能产品时代的交互设计变革”为题作主旨报告。王巍从介入式用户界面、实体与混合媒介、周边交互等方向阐述了智能产品时代的交互设计趋势。他表示,如果把未来的设计师定义为未来的创造者的话,其不可替代性的本质来自于以人的角度了解和思考要创造什么的能力,以及如何在社会化的环境中实施它。

image.png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以“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生活空间”为题作主旨报告。王建民教授讲到,在AI智能时代,人与机器人工智能交叉的不同层次,体现了共协的不同的参与程度。智能媒体的受众已经不再是那个传统的人,我们眼中的媒体受众,要从用户和智能媒体两个维度同时进行思考。因此,设计师需要重新思考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关系。他重点介绍了道路路面的智能化改造、城市空间设计趋势与设计空间、智能汽车、智慧高速公路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

image.png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韩挺以“人智机融合的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和创新设计”为题作主旨报告。从繁荣的社会中面临的疾病、深度老龄化、心理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社会现象展开,韩挺介绍了在人智机融合的老年主动健康关键技术和创新设计中应用了从“脑启发”到“脑链接”的人工智能技术、生物脑与计算机系统融合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非接触式传感器建立的“环境智能”技术以及数字孪生技术。

image.png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彭鑫以“图像处理、智能算法和GPT:创新融合的视觉与语言技术”为题作主旨报告。从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出发,彭鑫讲到智能与设计的结合创造出许多有趣的工具和技术。比如智能生成设计,包括自动生成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或产品设计等。这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设计选项以及全新的创作角度。另外,人工智能还能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修复、增强和改变,帮助设计师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通过用户反馈和数据挖掘来优化设计和改进用户体验。

image.png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陈育苗以“面向工业设计全链路的智能设计服务系统新范式”为题作主旨报告。从智能设计的定义出发,陈育苗展示了以ChatGPT为代表的基础大模型+应用提示带领智能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智能设计算法的应用场景、服务案例等。

image.png

在圆桌讨论环节,在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傅蓉蓉的主持下,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设计与传播专委会主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林家骏、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胡伟峰教授、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主编沈从乐、联想研究院元宇宙通用方案首席架构师许晓晶围绕“在AI即将盛行的时候,设计教育该如何进行思考”、“技术与艺术该如何相融合”、“元宇宙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