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12月)
2021年,本学位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深化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标,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两校区研究生教育教学等带来的影响,认真执行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要求,不断深化“三全育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1、本学位点培养目标和主要的培养方向,年度发展概况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的学科领域依托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三个专业和设计学一级硕士点设立。我校开设设计专业学科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拥有一批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以理论为基础、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教学风格。我院教学和实验设施全面,配备有艺术工学实验中心、基础造型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多功能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现代产品造型实验室。下设设计与艺术研究所、旅游与会展研究所、居住形态与城市文化研究所、广告与品牌文化研究所、USRP创新教育基地,配有为专业研究的资料室。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设计中坚力量和设计精英。
为加强艺术专业硕士的培养,学校从各方面配备了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业教师和导师都具有丰富的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经验,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实际需要,为培养目标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本学位点培养对象应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绿色创新理念,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为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熟悉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掌握一门外国语。
1.1 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设计研发能力、管理和协调能力的创意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学位点包含四个领域:设计艺术研究、造型与景观艺术、文化产业策划、新媒体艺术研究。其中,设计艺术研究注重设计伦理、设计政策与设计产业链系统研究;造型与景观艺术注重城市更新、地域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研究;文化产业策划注重于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创意化”;新媒体艺术研究探索数字化媒介发展趋势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学位点对标产业升级需求,服务创意产业发展,强化美育教育功能,具有很强的社会应用性。
1.2 培养方向
本学位点包括设计艺术研究 、造型与景观艺术 、文化产业策划
与新媒体艺术研究四个学科方向,本学位点培养依托学校强大的理工背景,走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形成鲜明特色与优势。与材料、信息、机械等学校强势学科建立了协同交叉的研发平台与国内一流的设计实验中心,在人因工效研究等领域取得较好成果。这些成果全面转化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资源,深化落实“产教融合计划”,全方位落实督导制度,对日常教学和实践等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完成教学质量督察,参与学位点建设、课程建设等。
1.3 年度发展概况
2021年度,艺术硕士专业在读人数31人,录取人数18人,学位授予人数12人。本学位点在2021年遴选了一批年轻的,富有实践能力的硕导,切实在硕导遴选的工作中实现了 “破五唯”。
2、师资力量和师资变动情况
学院聘用治学严谨、作风正派,能切实履行指导教师职责的优秀老师。有明确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不断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校内教师担任校内导师,同时聘请社会上在艺术设计领域的相关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艺术研究生的校外企业导师,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实践。形成导师工作“五个一”:一次深入谈心、一份生涯规划、一次学术交流、一次学年汇报、一个就业指导。
本学位点目前共有校内导师27人,2021年度新增导师4人(包括新增兼职导师),退休、调离导师0人。
2.1 师资力量
专业 技术 职务 | 人数 合计 | 年龄分布 | 学历 结构 | 硕士 导师 人数 |
40岁及 以下 | 40岁以上60岁以下 | 60岁及以上 | 博士 | 硕士 | 其他 |
正高级 | 4 | 0 | 4 | 0 | 2 | 2 | 0 | 4 |
副高级 | 19 | 5 | 14 | 0 | 14 | 5 | 0 | 19 |
中级 | 4 | 3 | 1 | 0 | 3 | 1 | 0 | 4 |
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总计 | 27 | 8 | 19 | 0 | 19 | 8 | 0 | 27 |
本学位点2021年共有校内导师27人,2021年度新增导师分别4人。2021年正高级4人,副高级19人。40岁及以下的硕士生导师8人,占全部在岗导师的30 %;40岁以上,60岁以下的硕士生导师19人,占全部在岗导师的70 %。其中,上海市浦江人才1人。
2.2 导师管理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在岗导师的工作水平,既要有坚定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想,又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不折不扣地落实《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文件精神,全心育人,创新工作方式,把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帮助学生树立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以及面向未知未来探索创新的自觉性。导师除了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习实践、日常生活等方面给与学生引领和关怀外,还利用特殊的时间节点进行主题化、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党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强调三全育人,积极推进思政进课堂。结合艺术学院专业课程的特点,组织各专业开展专项研讨,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倡导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职业素养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已有12门课程申报学校课程思政计划。鼓励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模式创新,程建新教授主讲的《艺术哲学》,采用舞台剧表表演的形式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出,在准备演出的过程中,同学们加深了对于哲学家的认识,在舞台展示的过程中,全体同学更加生动地理解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于炜老师参与录制的《绿色中国》系列课程已经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
学院党委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思政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增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高质量、专业化和时代性。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宣传“学术研究无禁区 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要求,要求学院教师严守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强调教学中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根据学院教师学科背景和成长特点,开展特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基层教工党支部书记和系主任的作用,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的师德师风专题网上培训,邀请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为全院师生做师德师风教育、解读《华东理工大学教师师德失范处理办法》。党委将师德规范纳入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成立了由学院党政领导、教工支部书记组成的工作小组,在教师奖励、职务聘任、职级晋升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院党委为新教师量身打造“星光计划”,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力度。加强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育方法,在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中开展“青马工程”、艺心向党等活动。成立“学习创未来”工作室,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动漫长图和动画视频的形式,生动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学位点实行内外并举的导师培训。内部开展定期的导师组专题学习和研讨,外部安排教师参加学校层级及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各类教学与科研培训。学生定期参加学院及图书馆组织的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方面的讲座或培训,牢固树立师生对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敬畏心。另外,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科研论文中的学术规范及学术诚信问题,以学生和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把关,做到对学术不端问题的零容忍态度,迄今未发现任何学术不端的现象。
3、科研情况
2021年艺术硕士学位点教师共发表论文 92篇,其中CSSCI 论文 3篇。出版专著 2部,编著或教材 2部。本学位点目前在研课题共计32项,其中,获立项省部级项目 4项。共到账经费242万元,其中纵向经费64万,横向经费178万。具体在研课题如下表所示:
课题名称 | 项目来源 | 负责人 |
石家庄国御温泉度假小镇养老产品策划设计 | 中基城投(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徐力 |
“大医疗大健康”环境需求下综合性医疗空间的系统性建构 |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尚慧芳 |
上海中心观光舱设计 | 上海游艺机工程有限公司 | 尚慧芳 |
上海迈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品牌新媒体年度运营策划 | 上海迈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傅蓉蓉 |
秣宝科技文案于视觉设计 | 上海秣宝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傅蓉蓉 |
迪士尼双语漫画系列图书版面设计排版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单浩 |
陇上书店文创设计 | 上海化工书店 | 单浩 |
绍兴鸿坤文化艺术基金会发展战略及实施技术咨询服务 | 绍兴市鸿坤文化艺术基金会 | 于炜 |
山西沁源县森林康养品牌推广 | 上海筑雅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于炜 |
红墨斗奖中国住宅设计大赛奖杯与获奖证书设计 | 上海溪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叶俊男 |
松溪“百年蔗”酒品牌及产品包装设计 | 福建省雍百年酒业发展有限公司 | 叶俊男 |
咖啡零售车涂装设计与无人零售车概念设计 | 上海谦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丁伟 |
公众号宝山教育2021年回顾数据可视化设计 |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 | 蒋正清 |
妇产科科普宣传视频剪辑制作 |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 | 蒋正清 |
美乐课堂动画设计制作(二期) | 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 | 蒋正清 |
企业宣传视频剪辑制作 | 苏州海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蒋正清 |
融合AR技术和创新设计的大学校园安全科普新媒体研发 |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 蒋正清 |
堤欧兰卡包装设计服务 | 上海咏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章彰 |
东一美术馆品牌联名文化衍生品设计开发 | 上海融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章彰 |
堤欧兰卡包装设计服务 | 上海咏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章彰 |
居家养老背景下的可穿戴设备服务设计策略研究——以上海为例 |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章彰 |
式与度:江南传统园林弹性景观控制方法及当代应用研究 |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闫爱宾 |
黄金城道步行街植物图鉴 |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基金会 | 冯璐 |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花艺设计 |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冯璐 |
上海市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景观设计 | 上海妙境园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202112104 | 冯璐 |
韧性城市下基于社会-生态视角的长三角绿色基础设施优化研究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冯璐 |
户外用品产品设计与技术开发(合作) | 浙江圣雪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杨超翔 |
疫情背景下智能医护床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杨超翔 |
“三阳南货×羊牌“老字号品牌线上建设方案 | 上海邵万生商贸有限公司 | 倪峻 |
LOL网络游戏角色设计与制作 | 山东恒游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周洁 |
面向多通道交互的智能车辆人机界面设计研究 |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郭琪 |
龙发盛T1 减速机概念设计 | 深圳龙发盛科技有限公司 | 郭琪 |
另外,本学位点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组建完善科研团队、稳步推进研究所建设、大力资助学术著作出版、积极组织科研项目申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等,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持续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不断提升科研育人能力。
4、学位授予情况
本学位点本自然年度内申请答辩、授予学位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申请答辩人数 | 授予学位人数 |
135108 | 艺术 | 12 | 12 |
本学位点2021年度申请答辩12人,授予学位12人。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突显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严格考核各类课程,重视中期考核,同时依靠各类奖学金评定的规则,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对学位论文撰写首先是严把选题质量关,通过开题答辩。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查重、内部评审和外部双盲审。答辩通过并根据答辩意见修订后,经导师确认方才视为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所有论文提交研究生院备检。
5、招生和就业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院在不断提高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招生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生源质量。受疫情影响,近几年学院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同步的模式进行。线上宣传主要是通过官方招生网站、招生公众号、招生宣传QQ群以及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工作,例如举办线上“院长面对面”、“名师讲坛”等,并针对优质生源,开展线上一对一的专家讲座与招生咨询。
在招生方面,2021年计划人数18人、实际招收18人、其中9人来自双一流高校;在就业方面,2021年有13人就业,就业率达到100%。13人中有1人升学读博,2人应聘到三资企业,7人应聘到设计公司,3人灵活就业。就业区域涉及到北京和上海等地。毕业生就业平均月薪8700元。
6、思政教育和学风建设
学院党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强调三全育人,积极推进思政进课堂。结合艺术学院专业课程的特点,组织各专业开展专项研讨,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倡导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职业素养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已有12门课程申报学校课程思政计划。鼓励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模式创新,于炜老师参与录制的《绿色中国》系列课程已经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学生党建工作质量。另外,本学位点培养了一批守初心担使命的优秀教师。其中32人参加了教育部师德师风专题学习;新进教师全部参加了新进教工培训。于炜等4人入选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智库专家。
本学位点在2021学年开设了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相关的课程。其中,《论文写作》课程,授课对象是研究生一年级,主要讲授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一般规律、写作技法和写作规范。另外,本学位点举办了5场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相关的报告会和讲座,涉及到研三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要求和申请学位流程、新上岗导师学术道德与规范培训以及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所以,目前本学位点并无学术不端情况出现。
7、课程教学和学术训练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本学位点课程种类包括通识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两大类,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具备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理论理解和实践应用。
例如通识类课程中的“设计方法”课程,通过从不同专业角度对古今中外经典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设计的思维与方法,并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树立问题意识,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建构;“设计原理”课程,以广义的“设计”为对象,注重研究设计思维特征、方法与程序,研究设计的普遍规律,从而全面了解、认识设计的共同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特征。并通过操作、分析和设计训练,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认识设计的基本原理;“中外艺术史研究”课程是一门探讨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为主题的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该课程以宏观的视角比较同一中外艺术的发展概况及其交流|的过程。对中国特色的艺术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实践性”贯穿整个课程体系,根据实践环节出现的状况、发生的问题、提出的要求等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重视技术技能与职业需求衔接,强调方法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创新设计研究”课程,本课程主要以设计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让学生在了解产品创新设计基础理论的同时,理解并掌握创新设计的研究步骤和设计方法,掌握产品设计功能、形态和交互的创新原理和应用技能。“专题研究”课程,主要是从设计理念、实践实验、社会调研、发现问题、问题定义、解决路径、设计思考、设计研发、设计可视化、设计反思、设计展望等方面,以实践设计项目作为载体,构建系统化的设计思维。
本学位点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强调学科交叉,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共同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培养目标突出专业学位的“实践性”特征,重视市场需求,适应行业需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导师与行业导师共同参与制定课程方案,涵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全过程。并且为加强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2021年开设论文写作相关课程。通过选取专业的典型学术论文作为模板,介绍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方法,结合学术论文写作的常用问题,使学生掌握学术写作的基础技巧,提高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通过解析学术不端的行为,来树立正确的学术规范理念。
8、学术交流
2021年国际学术会议交流12人次(线上),发表国际会议论文41篇。
9、论文质量和质量监督
本学位点遵循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暂行规定》中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学位点培养方案对学位申请的补充规定,严把学位论文质量。明确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强化相关责任主体的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环节责任清单。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突显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严格考核各类课程,重视中期考核,同时依靠各类奖学金评定的规则,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对学位论文撰写首先是严把选题质量关,通过开题答辩。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查重、内部评审和外部双盲审。对学术不端现象坚持“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的零容忍政策。答辩通过并根据答辩意见修订后,经导师确认方才视为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
2021年度本学位点学位论文盲审共计12篇,盲审通过率100%。
10、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
本学位点配有一位分管研究生教育管理事务的副院长,研究生管理专职人员 2 人,承担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思政、学位等工作。本学位点以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为工作重心。全面落实上级部门有关研究生权益保障的要求与规定,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华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根据本学位点的特点,制订了《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国家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等。近些年在校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位点的满意度一直在 98%以上。
2021年,多名研究生在IF TALENT AWARD、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意竞赛中获奖。
11、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
2021年,本学位点成果转化和咨询服务到校经费总额178万元。
本学位点艺术硕士的培养在四个领域展开:设计艺术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造型与景观艺术、艺术史论研究。这四个领域的设置均是针对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
在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上,本校紧跟社会需求,近年积极拓展与全球顶尖工业设计学院的合作,适应艺术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致力主动拆除艺术教育与产业、地域的藩篱,以创新思维为导向,利用上海创意设计产品平台,联手相关产业,推进艺术创新在上海都市建设和产业升级中的主导作用。
本学科以“科艺融合”为发展路径,以社会应用和前沿学术研究为目标,围绕创意产业的发展,服务城乡区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重大国家战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走出了一条高水准,宽口径,对标产业需求的科研服务之路,把设计真正落实在国家、社会、产业最需要的地方。
其一,面向国家战略,助力脱贫攻坚。
设计立县团队,已与华东六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累计开发超过1000款产品,为制造企业举办三十场设计培训,先后在上海、广东、义乌等地建立区域品牌产品营销中心,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受到解放日报、文汇报、第一财经等权威媒体报道,入选上海设计之都创新模式展览。仅宝应一地,近三年来累计拉动销售额5亿元、新增利税7000万元。2018年5月至今,设计立县团队5次到访松溪县实地调研,多次走访了“百年蔗”的生长基地万前村、松溪梅口埠古码头、湛卢宝剑发源地湛卢山以及松溪版画院。团队充分了解了松溪“新三宝”“老三宝”等特色资源特色文化,为后续的产品设计、区域品牌打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广西三江高友村,团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语言、建筑、美食进行了解。通过推广区域文化特色,能够设计符合大众审美的文化旅游体验,并通过设计旅游纪念品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当地文化传播力。在云南寻甸,团队通过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与视觉形象,助力寻甸农产品的推广,深度发掘了寻甸的文化、旅游资源,“设计扶贫”,作为“设计立县”的升华得到了当地政府、民众的广泛认可。
其二,地域遗产保护与设计更新
以“地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园林建筑艺术”、“生态技术与特色景观营造技艺”为学特色,在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领域取得了富有影响力的成果。多次中标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域文化保护和景观规划,遗产保护项目,为多地城市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多次担任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的主策展。通过基于媒介融合理念对海派工艺类非遗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注重传承方式的创新、产业生态与市场运作方式的创新以及受众培育模式的创新针对海派工艺类非遗,如海派玉雕、漆艺、草编等产业运作中存在着知名度与接受度,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背离的现象,缺乏完整的产业链,通过资源要素整合对之进行重新定位与规划,塑造地域品牌是运作核心,借助整合新媒体手段进行营销传播策略的定制,实现传统文化产品的价值衍化和附加值提升,促进整体产业形象的提振。
其三,满足消费升级的城市品牌建设
依托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商业策划等学科优势,广泛联合政府、机构及媒体等组成全方位、多功能的联盟,以研究自主品牌、服务自主品牌、引导自主品牌为己任,着眼于设计在品牌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快设计自主品牌建设。目前承担了对象国家社会科学和省部级课题,为政府机构的品牌建设提供决策咨询。上海老字号品牌转型发展研究与推进。重振上海制造,推进上海老字号品牌的复兴,对上海转型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团队在对“老字号”品牌的特有属性与核心价值得以保留和拓展的前提下,探索其品牌视觉形象进行再设计。通过对“老字号”的品牌视觉形象现状进行分析,为“老字号”注入新的品牌理念,并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开发更多新鲜的视觉元素、通过整合设计、推广与包装,为老品牌的视觉形象“再生”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其四,探索科技前沿,助力城市建设
借助新科技探索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如普罗娜智慧照明系统,该系统借助融合微基站、多媒体屏以及LED照明、太阳能光伏等为一体的智慧型路灯,实现“位置网+车联网+道路运输网”合一,做到“车人路”智慧相连,以及智慧城市“信息物理系统”遍布,是“四新”经济的示范探索项目。通过规划提升,材料优化,探索解决特大型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12、文化建设
本学位点非常重视在地域红色文化传承领域,创新品牌打造与老字号传承领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以学院教师姚子刚为主创的瑞安国旗教育馆项目因其主题鲜明,设计独特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各大媒体的高度赞誉。瑞安国旗教育馆位于瑞安西山公园内,用地面积2100㎡。建筑总建筑面积2637.29㎡。设计主题:天圆地方、天瑞地安、鼎盛中华、红旗飘扬。建筑设计充分借助现状地形环境,塑造西山公园及滨江的视觉焦点。该馆在造型上的创意非常明显,国旗教育馆建筑采用暗红色折叠穿孔铝板的立面形式,轻盈朦胧,如同西山之巅,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展厅部分以实体外墙面结合玻璃幕墙的设计,采用银灰色不锈钢杆件装饰,立面开窗模数化的运用,提示简洁高效的人文精神。
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从2018年至今,由艺术设计学院于炜教授、温全平副教授牵头,联合社会学院、商学院,以及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授组成跨学科联合科研团队,在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围绕森林康养产业,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先后编制了《山西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山西沁源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山西人祖山森林康养产业规划》,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我国当前大力推进森林康养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领先的科研优势。
在区域优秀文化传承领域,傅蓉蓉教授团队致力于海派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对承载海派历史文化记忆的海派玉雕、漆艺等进行了“活态化”传承研究,通过数字化方式对其展览展示,品牌传播,受众引导,产品更新进行研究,有效提升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消费群体中的认同度、美誉度,促进了产业转型。
于炜教授连续主编出版中国工业设计蓝皮书和创新设计蓝皮书,属于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皮书系列 目前在业内已经形成知名品牌效应。
从2018年至今,由艺术设计学院于炜教授等牵头,联合社会学院、商学院,以及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授组成跨学科联合科研团队,在助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围绕乡村振兴及森林康养产业,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先后进行了《山西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山西沁源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山西人祖山森林康养产业规划》的品牌策划设计及品牌营销传播战略研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在我国当前大力推进森林康养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领先的品牌科研优势。
“老字号集成品牌创新工作室”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入选的紧缺艺术人才创新工作室项目,由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倪海郡研究员主持。工作室围绕助力老字号焕发新生、助力创意人才的培养、助力产业融合、助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等方面开展,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起《老字号擦亮计划》老字号商业价值再定义访谈项目,目前已访谈老字号品牌23家,并与冠生园蜂蜜、大白兔、三阳、邵万生、星光、城隍庙等十多家单位举办老字号集成品牌创新系列商业实践课程,让老字号在新商业时代说好属于自己的故事。
二、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科研团队建设不足
本学位点2016年《设计创新与城市发展》获得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017年《以“设计原理”为导向的专业认知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除此以外一直以来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方面无斩获。
本学位点需要在发挥艺术学科自身优势情况下,结合人才队伍情况,整合校内外资源,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专家型领军人才为核心,制定本学位点科研团队发展规划。同时根据科研团队的建设目标,合理选择团队成员,形成成员科技能力互补,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科研辅助人员搭配合理的结构。
(2)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本学位点的培养模式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虽然在现有的通识性和实践性课程设置上重点进行了艺术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从2021年的13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签约设计公司的毕业生占到69%,但是仍需要进一步促进课程考核与相关行业要求衔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育一批符合社会需求、适应专业岗位综合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
(3)对外合作与交流深度内涵需进一步提升
由于疫情影响,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学生相较于之前人数减少,导致对外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还不够健全。其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尚不够。这些因素影响了本学位点办学的国际化视野,也制约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三、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建设规划
1、以争创双一流大学为理念,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加快艺术硕士学位的建设,促进艺术专业的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1)科学制定艺术硕士学位的发展规划,强化学科建设主体的责任意识,梳理本学位的建设体系,聚焦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提升支撑学科,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2)优化专业发展模式,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与规模发展并重,加强学术型学位点建设。依托优势学科,坚定不移地走科艺融合之路,对接社会发展对本学科方向人才的需求,加快学术型硕士培养结构的调整及培养层次和规模的提升。努力争取早日获批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3)建立学科定期自评估制度,将艺术硕士学位点自我评估作为常规性工作。在学校、学院、教师等不同层面,建立学校学科自检平台,在"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专业状态分析,为学校规划与决策参考提供数据支持。
4)加强学科建设管理,针对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方案,制定招生培养工作的实施细则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2、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1)着力统筹校内外各项资源,增加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流程,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本学位点的影响力。
2)推进艺术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课程考核与相关行业要求衔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育一批符合社会需求、适应专业岗位综合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
3)建立责权相统一的艺术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评聘、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导师培训,加强导师在培养全过程中的管理角色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学位论文的管理。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交流学习机会。
1)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已有的一些国际交流项目,建立健全的对外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