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于11月26日举办了主题为“国土、空间、景观”的线上专题论坛。活动邀请到了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何子张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靳亦冰教授、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文墨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博士后万亿担任主讲嘉宾。此次论坛为华东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学术系列活动之一,艺术学院8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线上直播。
论坛开始,艺术学院副院长汪军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及师生致以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希望与会师生能够通过论坛对国土空间、景观规划相关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报告中开拓视野,在交流中建立长期沟通和合作。
何子张作了题为《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做好现状》的主题报告,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一张底图”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底板,并从技术转化、规划要求差异和衔接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一张底图”构建的难点。通过分享在厦门的实践项目,何子张从国土开发权的“管”和“控”两个角度,提出了基于事权分层分类构建“一张底图”、改进国土空间现状调查工作的建议。
靳亦冰在主题报告《走近西北高原乡村聚落》中,介绍了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背景与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当地聚落和民居的特点。在对藏彝走廊、三江之原、河湟谷地的水纹和村落分布进行分析后,靳亦冰提出了整体保护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乡土建筑和绿色营建的方法与当地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随后,靳亦冰和与会师生就村民生活与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
李文墨在主题报告《新时期俄罗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特征及启示》中,梳理了21世纪以来俄罗斯在国土规划领域的改革。通过探讨以苏联时期规划体系为基础的俄罗斯国土规划制度特征、构成体系和传导方式,总结出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包括:对历史上既有规划、立法的回应,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多种规划协作,兼顾横向协调与纵向传导的规划实施,充分预估市镇村层面的规划编制的难度等。
万亿的主题报告《从日常生活圈到休闲生活圈——大都市边缘区公共绿地的评价与规划治理》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分享了其对上海城市边缘区公共绿地的评价和治理研究的探索。从区位和规模、服务强度、外向辐射、需求频度对公共绿地空间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理念战略层面、方法手段层面和治理机制层面提出建议,让风景园林成为城市更新和治理的路径。
最后,与会师生在线与四位专家学者积极互动、共同探讨。整场学术论坛会气氛浓厚,与会师生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