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我院“艺家讲坛—科学·艺术·人文”系列讲座在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通海厅正式开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朱晓明教授带来了一场以“上海石库门里弄的保护与更新”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景观规划设计系教师林轶南主持。
图1 讲座现场
讲座中,朱晓明首先解析了里弄的概念——里弄是上海一种集中成片、多样化、标准化的联排居住类历史建筑群,主要是20世纪1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房地产开发的产品。她接着阐述石库门名字的由来:黑漆木门周边镶有石箍,故名石库门,同时说明弄堂中的堂间作为石库门里弄生活的主要社区活动空间存在的重要性。
图2 主讲人朱晓明教授
朱晓明从一份2012年的现存里弄数据表以及1927年至1932年各区营造统计比较图得出:石库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兴建石库门的时间在1910-1940年阶段。里弄大动作集中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她谈到石库门里弄具有四大特点:1、以低层高密度,建筑密度大部分在50%以上,通常为60%2、混合使用,里弄工厂、外铺内里、弄堂公馆所形成的混合居住模式3、商品住宅,强调分户,经过房地产市场检验经济实用的住房商品4、需求多样,从旧里到新里,适应多种层次居住人群的需求。
结束对上海石库门里弄的概念性铺垫,朱晓明就里弄目前的状况,如结构性老化以及功能性老化等问题,结合新天地、步高里、建业里以及田子坊四个具体的上海石库门改造案例进行了关于石库门的保护与复兴的讲解。
讲座中,朱晓明通过新天地社区从1998到2001到2012的巨大面貌变化,讲述了新天地里弄从原有的外面是热闹的,里面是安静的变为外面同里面一样热闹的转变,同时将新天地里弄以自身小公顷盘活整片商业区为例,介绍老式上海弄堂如何褪去传统的旧式的居住功能,转型从事商业概念,继而成为综合功能的国际化社区。田子坊同样沿用了新天地从旧式传统居住转型为商业的概念,令旧式石库门里弄焕发了生机。
步高里与建业里作为旧式上海石库门里弄,与新天地和田子坊走的是不同的保护与复兴路线。前两者依旧作为传统的居住社区,注重于对居民生活的改善。例如,为迎接世博会,政府于2007年拨款550万、上海市拨款100万于步高里进行了俗称为“马桶工程”的大修,对居民生活空间进行整改,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朱晓明在最后谈到回归弄堂是了解上海传统居民居住空间的重要方法,她提出上海石库门弄堂保护与复兴借鉴之处:如新天地的拆旧建新,建业里的内部空间再生以及田子坊的多元价值观的复兴。
图3 学生提问
互动环节采取线上线下的提问方式,学生们积极参与交流。朱晓明就“石库门的古建筑保护是应该尽可能保持原样,还是应该输入现代审美”,“石库门是否会有消失的一天”,“保护石库门的意义何在”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回答。
图4 师生合照
参加本次讲座的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朱晓明教授对石库门保护与复兴相关知识的分享,同学们将对古建筑的保护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同时将更加地关注国家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复兴工作。